新闻动态
主题教育进行时 | 2019级、2022级思勉班赴苏州考察学习
发布时间:2023-05-23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本科生培育质量发展,2023513日至14日,2023最火捕鱼游戏2022级和2019级“思勉班”师生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开展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

本次考察由22级“思勉班”导师组组长刘伟才老师、导师杨光老师和王悦老师带领,22级思勉班16位同学、19级思勉班10位同学参加。师生先后参观访问了苏州碑刻博物馆、沧浪亭、韩世忠墓、寒山寺、枫桥景区、玄妙观拙政园苏州博物馆(西馆)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实地考察中感受了唐宋以来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脉络。

一:22级思勉班部分师生合照

 

13日上午,考察队到达苏州之行第一站——苏州文庙(苏州碑林博物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成殿,同学们在志愿者徐升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古代孔庙的建筑结构和祭祀孔庙的礼乐文化。接着同学们来到碑刻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四大宋碑”——地理图、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在苏州科技大学的周扬波教授和我校杨光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从碑文中了解到了南宋时期苏州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科举文化,充分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此外,师生还对“清风堂廉石文化陈列”的部分碑文进行了研读,感受到古人寄托于碑文的劝学、训导之心,同学们从中不仅看到了范仲淹、谢绛等名人中举的记载,还见证了苏州在科举之路上的崛起之史,感触颇深。

二:《平江图》碑

三:研读碑刻

      随后,同学们步行至碑刻博物馆东侧的沧浪亭。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面积约为16亩,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且唯一基本保持了旧有规模和风貌的园林。全园布局自然和谐,被誉为“写意山水园”的典范,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起列为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内,由原主人苏舜钦和其朋友欧阳修共同创作的楹联在园内最高点见证来往游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既体现了原主人营建园林时对自然的憧憬与敬畏,又留下了昭示先代文人之间深情厚谊的轶事。沧浪亭在历史上数次易手,章惇、韩世忠都曾成为过这里的主人,岁月更迭,这里的山水更具历史的厚重,向后来者显示着历史的风雅。

四:沧浪亭

 

 午后,思勉班师生前往位于吴中区灵岩山西南麓的韩世忠墓。韩世忠墓区由墓冢、神道碑、韩蕲王祠三部分组成。墓冢直径12米,封土约高3米,墓碑题“宋韩蕲王墓”。在“墓冢”前,杨光老师结合韩世忠生平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靖康之变、绍兴和议的历史并且学习了相关墓葬规格和布局形态。随后,同学们步行至位于墓东南250米处的神道碑。南宋孝宗赵昚题额“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长达1.39万余字,原碑连额、座通高三丈余,碑文之长,碑文之高在碑刻史上实属罕见。碑文详细记载了韩世忠的功绩,披露了一些史料,其中部分史料对研究南宋孝宗朝政治文化、韩世忠生平等具有重要意义。而碑文作者赵雄由于身居要职,在奉孝宗命撰写碑文时,引高宗、孝宗御旨多达二三十条,这些御旨绝大多数不见史乘,亦是研究宋代政治史的第一手资料。

五:韩世忠墓(韩世忠墓区禁止拍摄,图片来源“姑苏行”公众号)

 

离开灵岩山,思勉班师生乘车到达寒山寺,杨光老师先对寺庙建造展开了简要介绍,指出寺庙建造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特别是萧梁时期佛寺建造大兴,“南朝四百八十寺”即为当时的写照。以著名诗篇《枫桥夜泊》为切入点,杨光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诗人张继来到苏州的原因,将其与安史之乱后中原士人大批南迁这一历史进程进行关联。而张继客船所泊的枫桥紧邻隋朝时期开凿的江南运河,运河在南北漕运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士人南渡提供水路通道。通过游览寒山寺和枫桥,同学们对运河的开凿和安史之乱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六:寒山寺外清代文人俞樾题写的《枫桥夜泊》碑文

离开寒山寺,大家前往毗邻的枫桥景区。在老师带领下,思勉班同学沿着古运河畔的小道缓缓向前参观。京杭大运河在枫桥古镇处分作两支,其一经寒山寺而向南流去,即为枫江。而枫桥景区最为著名的便是因张继《枫桥夜泊》而名声长传的枫桥。据《吴郡志》卷十七记载:“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民间亦有称其为“封桥”者,至宋王珪亲书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方定名为“枫桥”。登枫桥而远眺可见河畔有白墙黛瓦,河水悠悠南下,颇有旧时江南水乡味道。枫桥景区的历史跨度与历史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了更加鲜活的理解。

七:枫桥

八:铁铃关

14日上午,思勉班师生来到被称为“江南第一古观的玄妙观参观考察。玄妙观初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坐落于苏州古城中心。在《平江图中,玄妙观为天庆观,其得名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围绕天书封祀展开的一系列信仰改造运动息息相关在玄妙观,杨光老师和同学们重点考察了《天庆观甲乙部符公据》等碑刻,从中了解玄妙观的历史沿革,管窥宋朝行政流程和宋代赋税制度在宗教场所的具体实施细则。

九:杨光老师为同学们介绍观内碑刻

 

 

随后,师生来到拙政园。明正德八年(1513年),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潘岳《闲居赋》“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王献臣将园林题为此名,颇有自嘲意味,同时也流露出中国古代士大夫常有的归隐田园的思想。思勉班同学欣然游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感知“自古繁华”的深刻内涵。在游园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园林艺术之美,积极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从每一处琉璃、砖瓦中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从拙政园等个案中理解苏州园林建筑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下午,师生参观了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古希腊人:运动员、战士与英雄》特展正在进行,展品包含170余件地中海世界出土文物,分为“英雄与神话”“体育运动”“战争”“戏剧与音乐”等七个展区。王悦老师以“竞争”为关键词,结合展厅文物——尤其是陶器和雕像,从神话传说、历史文学作品、生死观念等方面剖析了希腊文化的特征,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古希腊史专题课。同学们也在聆听过程中积极提问,与老师交流,对古希腊历史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

图十:衣袂飘飘的带翼尼姬雕像

图十一:王悦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泛希腊世界体育竞技活动

图十二:思勉班师生在苏州博物馆前合照

 

下午四时,师生来到在《平江图》中位于东北角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街区范围东起环城河、古城墙,西至临顿路,北自白塔东路,南到干将东路,占地约116公顷。将其现状图和《平江图》上相应区域对照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平江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河道、桥梁和南宋时期大体上保持一致。结合之前对《平江图》的研读,同学们认真观察街区的布局,对比街区的古今格局,梳理苏州城市发展的脉络。街区中还保留着顾颉刚、潘祖荫等近现代名人的故居。水巷、小桥、古井、古树、会馆等构成一幅幅立体画卷,使师生在走近历史之余也感受了传统文化之美。

十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范围


十四:顾颉刚故居

 

本次苏州考察研学活动,使同学们对唐宋以来的江南社会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深刻地感受苏州的风情景致和历史底蕴。从“儒”(文庙大成殿)、“释”(寒山寺)、“道”(玄妙观)的聚合中感受其丰富而自由的文化氛围,从写意山水的沧浪亭和拙政园里观照古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从《平江图》记载中的历史街区感知文化、地理、历史之间的奇妙联系,从韩世忠墓的变迁再探南宋“中兴之志”和外交态度的变化。当然,还有幸在苏州博物馆中“穿越”至古希腊,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活学历史,学活历史,这次研学之行让同学们在“行与学”“做与思”中加深了对历史和历史学的深切体悟。

 

撰稿:22级思勉班全体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