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平凡的易学传承者――历史系“朝华夕师”系列活动采访张志哲老师
发布时间:2013-06-19
平凡的易学传承者
――历史系“朝华夕师”系列活动采访张志哲老师
甲子风华,师道绵长;以师为镜,启迪智慧。日前,历史系启动了第五期“朝华夕师”之名师访谈活动。本次采访对象,是我系张志哲老师。
张志哲,祖籍安徽巢湖中庙镇,50年代考取复旦大学历史系,跟随周谷城先生学习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后专攻思想史,跟随周予同先生学习经学历史。毕业后任2023最火捕鱼游戏历史系教授。张老师著述众多:《中华佛教名胜大观》、《中华现代高僧》、《道教文化辞典》、《道教神秘大观》、《儒家经学史导论》、《中国史籍解读》、《震荡与整合――春秋历史文化流程》、《易经风水应用手册》等等,以及优秀论文若干。如今退休在家,却不赋闲,身兼上海市易经学会会长,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三角洲医学研究领军人物等多种称号。如他所言――“退休了,我才真的可以干自己的事了”。
 

一、我的一生很平凡
迎着周末清晨微冷的空气,采访组一行出了地铁站,然后穿过几条早已沸腾起来的街道,再走进一处僻静的住宅区,便到了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师华苑。
张老师已早早起来等着,精神矍铄,双目有神。采访组架起录像设备,落座之后便开始了采访。
张教授很低调,在同学请他介绍自己的早年经历时,他开头即说“我的经历很简单,初中在合肥二中,高中是合肥一中”,再后来便是50年代上大学。3年大灾荒时,张教授正在上大学。“当时读书很苦,上课背《资治通鉴》”;当然,生活条件也同样艰苦。但这,更锻炼了人卓绝的意志。
大学期间,张教授先治中国史、世界史,后来发现自己对思想史更感兴趣,便随周予同先生修习中国经学史。后来任教期间,除了春秋战国秦汉史,也研究道教、佛教和周易。关于张老师对以往经历的回顾,最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自己的定位,“我很平凡”,“环境很重要。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并没有很突出,但我后来上大学了,慢慢地研究然后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果”、他没有突出自己先天的异禀以及后天的刻苦,他将大多数原因归结于环境。面对人生,面对命运,他不恨生未逢时、未能有一个更安定的环境来大展宏图;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不言自己“天生我才”、“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者,在张老师看来,自己就是一个“蓬蒿人”,一枝恰好长在了较为肥沃土壤上的蓬蒿。
二、易学,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
易学,确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从中国无史可考的传说时代算起,它伴随着中国历代王朝已经走过了千年。“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都要讲易经,你看那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哪个婚丧嫁娶、打仗什么的不用易经?易经不是迷信。”
从远古制八卦的伏羲讲起,到“拘而演周易”的文王,再到《易》发展为《周易》,这一原本存活在神秘的天人感应与民间传说中的神秘学说,得已留存至今。出兵征伐,婚丧嫁娶,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易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这一路走来的两千年历史,周易与儒学一道,支撑起整个社会的文化精髓。但至近代戛然而止,张老师谈到今天的易学,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易经不是迷信”。这或许从侧面反映了,对易学迷信的认识早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国的文化传承,至此出现危机。
从张老师的言谈中,大家可以感受他对易学的喜爱,也可以感受他对现代人们不了解易学的忧心。他讲周易中的五行八卦,分配组合,对应意义。老师反复举例,来向同学们解释周易不是迷信,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的重要体现。我们离古老的文明,那些神秘与风雅的文明已经越来越远了,然而,如果未能从这疏远中醒悟,恐怕有一天会真的失去它们。
三、历史一门足以立身的学问   
在众多的学科中,张老师偏爱历史,他认为历史是所有文科类学科的基础,历史足以立身。
有的学科,重修辞而轻史实,因此缺乏一份厚重;有的学科,重冥想而轻史实,因此那些艰深的道理浮在高空。张老师认为历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文科类的入门学科,因为它扎实、严谨,注重证据,这是很多他学科都不能相比的。张老师反复提到,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这是历史最重要的特点。而一个人年轻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历史,因为这是基础。张老师对大家说,学历史是选对了专业。
张老师对历史系充满感情,他向同学们问起系里现在的状况,问那些熟悉的老师在开些什么课,哪个老师去哪里了……他又和大家讲起了许多学校、系里的往事。同学们发现,今天的师大,已经在学术氛围上越来越宽松而自由了。在这样的沃土上,应该更能大展拳脚吧。
 
两个小时的采访匆匆而过。同学们向张老师深深致谢,然后道别。
一路无话。采访中的所得,让大家陷入了深思。“平凡”的张老师,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坚实而不平凡的路。而同学们,每一位平凡的学子,又该如何走自己的路呢。答案,在心里,在今后每一天都行动中。
撰稿:李梅
来源: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