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历史系“朝华夕师”系列活动采访刘精诚老师
发布时间:2013-06-19
历史系“朝华夕师”系列活动采访刘精诚老师
甲子风华,师道绵长;以师为镜,启迪智慧。日前,历史系启动了第五期“朝华夕师”之名师访谈活动。11月25日下午2点,采访组一行四人,与历史系退休教授刘精诚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一、与史结缘
刘精诚老师热情地招待了同学们,并介绍起自己的生平与治学经历。刘老师1936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周予同老师。经过了5年的大学本科学习后,他又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于1965年毕业。
1968年,刘老师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并接触了胡厚宣、顾颉刚等诸多史学巨匠。文革期间,刘精诚老师还有过一段在“五七干校”的生活经历。在那里,他结识了钱钟书杨绛夫妇。谈及钱老的治学态度,刘老师予以了诸多褒扬。“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做卡片’的形式了搜集材料,进行分类整合。钱钟书先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治学,靠的是一种坐冷板凳的硬功夫。”
刘老师承接此话题,顺便对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学风进行了比照:“北京学风扎实,强调‘论从史出’,而上海则更重视结论,强调‘以史证论’”。
 

二、治史之路
同学们十分好奇:刘精诚老师是如何选择走上历史这条道路的,而对于魏晋南北朝史的兴趣又是如何引发的。刘老师坦言道,选择历史,纯属偶然。因为当初填报志愿之时,分别填写了复旦大学的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而就他本人而言,更倾向于新闻。而他最终进入的则是复旦大学的历史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刘老师愈发感受到文史哲相通的重要性,也愈加认为历史是文科的基础,对于历史的研习是有意义的且十分重要。1958年大跃进期间,上海地区通史的编写交由学生编写,而刘老师则参加了魏晋南北朝教程的编写工作。在此基础上,刘老师慢慢对魏晋史产生了兴趣,最终选择了魏晋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谈及华师印象,刘老师笑言,华东师大是个治学的好地方。1977年,刘老师调任至2023最火捕鱼游戏,进行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里,中国古代史各个阶段均有涉及,而以先秦至魏晋一块课程任教尤多。除通史课程外,刘老师还开设了中国文化史、中国道教史课程,并带领学生前往北京、西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倍受学生们的推崇。回忆当时华师的境况,刘老师用了“名师荟萃”四字来概括。吴泽、平心、王养冲等知名学者云集华师,学风踏实,与复旦大学不相伯仲,皆为国内出色的历史研究中心。
1996年,刘精诚退休在家。70岁后,刘老师称自己不再进行大规模写作与撰述,但喜读书,思考仍不停止。他风趣地说道“人老了,脑子可不能停,得经常用一用才行。”除看书之外,刘老师还常通家人一道外出旅游,美国、加拿大以及诸多国内名胜皆前往一游,寄情山水,以怡情操,以养性情。
三、殷殷寄语
结合多年的治学生涯,刘老师语重心长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史学研究的方法与基本素养。他深感自己昔日专攻魏晋一隅,研究范围似有略见狭隘之嫌,故而尤为强调“博的基础上专”的重要性。学习范围要广,虽研究中国史,但世界史也要略知概况,切不能有所偏废。而在学习过程中,外语也当格外重视,它是外出学术交流的必备条件。只有中外历史的博通,方能使视野拓展,使思维开阔,方能比照中西,参照古今。
此外,刘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研究魏晋史的著作并介绍了魏晋史方向的名家大师。他强调了学习历史虽要读名家史论,但对于第一手资料的阅读不容忽视。研究历史,离不开对于原著的研究,先看经典,再看第二手资料,才有发言权,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然而大学能看书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所以需要有计划地阅读。但阅读不可操之过急,计划不应太满,废寝忘食,是不可取的。而应当以平稳的心态,以合理的方法进行阅读。有的书需要细看,有的则应观其大略,必要时应当做一些读书笔记。以《史记》为例,在一个学期内若能仔仔细细地通读一遍,亦可谓收获颇丰。
最后,刘老师与同学们拍照合影,并签名赠书《两晋南北朝史话》、《魏孝文帝传》。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这一次采访也圆满结束了

 
也许时过境迁,对于许多事的印象都会变得模糊,然每每翻开赠书,前辈师长对于后代的期许与关切历历在目,思之慨然。刘老师的敦敦教诲与殷切鼓励都将是同学们治学、教育乃至为人、处世的一大精神支柱。
撰稿:顾超平
来源: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