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美国中阿肯色大学施志伟教授莅校做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7-06-25
  5月24日,应历史系的邀请,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施志伟 (Zack Smith)在历史系做了题为“从平民到民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通俗教育资料中的国民意识和阶级意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昶教授主持。
 
  施志伟教授在讲座中运用五四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平民教育资料和民众教育的资料,分析讨论了平民教育概念与民众教育概念的不同内涵,以及当时的教育实践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他以介绍1922年的长沙识字运动的一张照片作为开场白,照片中的人排列成“平民”的字样,象征着平民教育在当地的开展,从而引出第一板块的主要内容:1919年至1934年的平民教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改革者发起的通俗教育运动住住被称平民教育或民众教育,那么,这些教育改革者在当时是如何理解平民和民众这些概念,以及如何阐释这些概念与全体国民的关系的呢?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通俗教育至关重要。为了厘清这些概念,施志伟教授分析了以下几类关键的资料:教育期刊、教科书、师范训练资料和特色学校的记载。
 
  教授分别从思想文化史和社会史、政治学的两个不同的视角列举了美国学者中对二十世纪中国语境中“citizenship”的各种解释,进而指出中国的教育改革者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它时对它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必须运用福柯观念史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回归时代语境,理解他们的想法。
 
 
  施志伟指出,五四时期有三个主要的平民教育团体。其一是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该组织的宗旨按照蔡元培先生的话说就是:“平民的意思是人人都是平等的。从前只有大学生可受大学的教育,旁人都不能够,这便算不得平等。”;其二是1919年10月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立的平民教育社;其三是晏阳初创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若从口号上观察上述社团或组织,他们皆反对以阶级或性别来划分受教育者的范围。但是尽管绝大多数教育改革者在拥护“平民教育”问题上意见一致,可深入分析文本之后,施志伟教授发现他们对国家认同和平民认同的关系,以及平民在现代国家中应扮演的角色是有争议的。晏阳初、朱经农、陶知行等平民教育实践者所编写的平民教育教材,其设定的教育对象是工人、农民和士兵。除了扫盲的作用以外,这些教材都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受教育的工人、农民、士兵能够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更有效率地从事他们的工作。
 
  与二十年代的平民教育项目一般把底层民众定为平民教育的目标不同,1928以后南京国民政府主导的民众教育项目则把民众定义为没有阶级标签的全体国民。1929年发行的课本示范资料《民众教育ABC》写道:欧美由阶级的教育改变为全民的教育,这是中国应该学习的榜样。此外,沈百英主编的《识字课本》中印着五族共和的人物形象,意在强调受教育的对象是全体人民。并且这一时期的教育更多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政治意识的合格的国民或公民。而不仅仅是由生产技能的生产者。
 
 
  最后,施志伟教授做了简单总结。他说,如果我们视教育改革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思想家,同时也将教科书本身视为一个让学者们阐述平民、民众、和国民意义的思想空间,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探讨在这个空间中,民众和国民概念得以发展变化的具体文化过程。
 
  施教授精彩的演讲引发了诸多同学的兴趣与思考,在演讲之后的互动环节,施教授通过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进一步阐释了他对这个课题的思考和见解。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的历史,也对国内外近年来热门的民国教科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本次讲座在全场嘉宾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李嘉卿